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

家庭中最消耗孩子的,竟是这些不起眼的小事


“能量”是现在许多人都在讨论的词语。

当我们被工作压得喘不过气的时候,当我们被生活琐碎折磨得失去耐心的时候,我们会情绪起伏特别大。

莫名的烦躁和易怒,不愿社交,很难集中注意力完成当下的任务。

其实,这就是一种能量低的信号。

美国心理学家大卫·霍金斯博士在《意念力:激发你的潜在力量》一书中提到:每个人都拥有不同的能量层级。

高能量时,人似乎有着“使不完的劲”,对待生活更乐观、主动与宽容,甚至能够传递积极情绪,抚平身边人的焦虑。

低能量时则相反,干什么都觉得无聊,人的情绪也大多是悲观、压抑,哪怕什么事都不做也会感到筋疲力尽。


我们总认为孩子应该是活泼开朗、活力四射或者无忧无虑,实际上,孩子身上也会有“低能量”的表现。

比如拖延,注意力不集中、做事情打不起精神、玩游戏时很兴奋,放下手机马上萎靡不振……

孩子的低能量,往往是环境综合影响的结果。

作为父母,我们对待孩子的方式,有时也容易消耗孩子的身心能量,今天,我们总结了几件容易消耗孩子能量的事:


曾在麦当劳遇到一个妈妈训斥孩子:

你看你吃的一地都是,我让你拿个盒子接着…… 你吃你的,别东看西看的…… 点的时候我就说你吃不完,你非要点…… 我以后再也不带你来了……

明明是轻松的用餐时间,妈妈忍不住一直盯着孩子,在各种小事上与孩子较劲,责备孩子。

一旁的孩子,则心不在焉地吃着手上的汉堡和薯条。


很多孩子都是在这种批评和指责的语言环境中长大的:

出去玩把衣服弄脏了; 吃饭不小心掉在了地上; 做题时看漏了一个小数点……

诸如此类的事情,难逃一顿批评和责备,任何一点错误,都能激起风浪,长期生活在这种环境下,孩子难免会垂头丧气。

英国心理学家特丽·阿普特曾经这样形容过被责备的孩子:

“那原本充满了歌声与欢笑的身体,突然之间就变得畏缩、紧张、一蹶不振,原本神采奕奕、热情激动的脸上覆盖了阴霾。

闪闪发亮的眼神黯淡了,恍惚地看着家长的脸,等待暴风骤雨慢慢归于沉寂。”

在教育中,批评和指责确实有着特殊的力量,但是如果我们总是将它应用在各种琐事之上,渐渐地,消耗了孩子的能量。


这不是劝大家在孩子犯错时做到不生气,而是提醒大家,面对类似情况,我们其实还有更多的选择,要有不计较小错误的大度。

多展现关爱,而非评判;

多展现包容,而非苛刻;

多展现共情,多考虑孩子感受,而不是下意识地辱骂……

我们有接纳不完美的勇气,孩子才能更好地学习和成长。


德国心理学家伯特·海灵格在《爱的序位》一书中提到:

“夫妻关系是优先于亲子关系的。”

如果父母因为照顾孩子,而忽略了彼此之间表达爱意,不论对于父母自己还是孩子都不是好事。

对孩子而言,父母之间的不和,让他们没法安心去做一个快乐的小孩。


曾经看过这样一则新闻,有个女孩才九岁就已经开始秃顶、掉发。

医生检查发现孩子断发的地方大部分都是人为拉断的,追问之下才得知是小女孩自己拔的。

原来,女孩的父母时常吵架,父母之间的长期不和给她造成了不小的压力,最后养成了拔头发的坏习惯。

父母之间无休止的内斗,给孩子成长之路蒙上了一层阴影。

有人说:

一个家庭最可怕的不是穷,而是有一个经常制造内耗的人,不停地制造矛盾和争吵。

高冲突的家庭里,爸爸阴着脸,妈妈不开心,孩子的脸上也失去光彩,他们每天战战兢兢,内心充满恐惧,早早地学会察言观色。

长此以往,孩子能量都被消耗了。

正如英国心理学家鲁道夫·谢弗在《儿童心理学》中指出:

“婚姻冲突可能是人们所发现的最能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病原性因素之一。”

唯有在充满爱和温暖的家庭里,孩子才能感觉安全和舒适,才会建立起稳固的安全感。


绘本《可以不去工作,一直在家陪我吗》中,有一段让人感动的对话:

孩子问妈妈:“工作那么辛苦都是因为我吗?”

妈妈回答:

“不是的,宝贝。工作辛苦是因为工作是辛苦的,不论谁做都会辛苦。

就像柠檬是酸的,不论谁咬一口,都会觉得酸。”

妈妈的回答是充满智慧的。

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不容易,父母也会因工作的不顺、生活的压力、个人情感问题而消耗自己的能量。

但是这位妈妈划清了界限,她让孩子明白,有的课题是成年人自己需要面对的,她没有让孩子也困住在大人的情绪里,反而向孩子传达生活美好、积极的一面。


如果是情感不成熟的父母,则会向孩子传达焦虑的情绪,甚至让孩子和周围人都感到很沮丧。

不仅如此,他们对待一些小麻烦也像对待世界末日一样,怨声载道、愁眉苦脸。

不仅不能解决问题,还容易让孩子形成同样的消极思维,跟着紧张、焦虑,陷入一种无助、绝望的情绪中。

看过这样一则故事,有位爸爸拉了一车西瓜回来,儿子看到后便在车边玩耍,结果无意间打开了车后的门把手,西瓜一下子掉下去好多……

爸爸看到立刻赶过来用身体拦住西瓜,即便如此,还是有20多个西瓜摔碎了。

爸爸没有责骂孩子,妈妈则指着地上瓜:“这瓜真好,红瓤黑籽的”。

紧接着,一家人一起收拾一地的狼藉。

这期间,没有想象的大喊大叫,没有流眼泪,没有被羞耻。


从这样父母的身上,我们看到了高能量。

他们平静、淡定,不太容易因为一件小事而情绪崩溃,反而能用乐观、积极的眼光看问题,对孩子传递的是积极的能量。

想要养育快乐的孩子,父母要懂得摆脱自身的内耗和焦虑。

我们总认为学业压力导致孩子的焦虑和精神萎靡,其实家庭内耗和人际关系种种矛盾才导致孩子能量的消耗。

为人父母,不仅不应该过多增加孩子的“隐形消耗”,还应该试着去做一个有力量的父母。

如果我们能够走出低能量的困境,就能给孩子做好热爱生活的榜样。

能量充沛的孩子,成长才能一路阳光。

文末点亮“在看”,感谢您的支持!


十点读书开视频号啦!

金牌主播夏萌出镜,带你重读经典

从唐诗宋词到中外名著,短视频里学知识

欢迎点赞关注

本期解读:苏轼《定风波》

作者 | 钱志亮,来源:钱志亮工作室(ID:qzlgzs)

主播 | 赏新晴,视频号:赏新晴读书,公众号:听晴声(ID:sxqreading)。

图片 | 视觉中国,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澳门视窗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发到:
拓展阅读
  • 本报广州7月17日电(记者罗艾桦)广东省广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近日印发《2025年广州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十大行动方案》,旨在千方百计扩岗位、提技能、优服务、兜底线、强保障,努力确保全市高校毕业生就业水平总体稳定。“十大行动”包括重点领[全文]
    2025-07-18 23:30
  • 根据《山东省教育厅 山东省文明办 山东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山东省妇女联合会关于开展2024“寻找智慧家长家教好故事”工作的通知》的相关工作要求,各市教育局、文明办、妇联、关工委积极推荐、认真组织,经省级评审最终确定“智慧家长家教好故事”[全文]
    2025-05-26 23:44
  • 在国际教育的浪潮中,苏城外国语学校以其卓越的IBDP课程体系,助力国际高中学子攀登学术高峰,成就世界名校梦想。连续三年亮眼的大考成绩,印证了学校“全人教育”理念的成功。让我们一起走进苏城外国际高中IBDP的精彩世界!成绩斐然:三年连创新高,[全文]
    2025-04-29 01:18
  • 经济观察网 王义伟/文 前段时间,有近500名被美国高校录取的中国理工科学生在申请赴美签证时,被美国使领馆以不符合美国“《移民和国籍法》第212条(f)款及第10043号总统令”为由拒签。这些学生均是拟赴美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的研究生,大部分[全文]
    2025-04-26 09:37
  • 海外网3月21日电 据美国广播公司3月20日报道,美国佛蒙特州警方正对一名小学生携带枪支和子弹上学的事件展开调查。警方表示,一名小学生携带一把9毫米口径的手枪和67发子弹来到学校。这名学生在社交媒体上发了一条消息,两名同学看到后连忙向老师报[全文]
    2025-03-23 06:22
  • 我国211高校内部分化得非常严重,大家都喜欢报考理工类211高校,或者是沿海的优质211高校。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这些大家都很熟悉的网红211高校录取分数线已经很高,已经出现较为严重的溢价,可能性价比并不高。有一些经常被大家忽视视的211高[全文]
    2024-12-25 04:19
阿里云服务器
腾讯云秒杀
Copyright 2003-2025 by 澳门视窗 am.tjxsju.cn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