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汉晚报讯(记者毛茵 通讯员吴萍 赵娟)一女子感染风寒后喝秋梨膏止咳,不仅无效还加重了病情,患上了支气管炎。武汉市东湖医院中医科主任陈红提醒,秋梨膏止咳不是万能,更不是秋季保健药膳,需辨证使用。
十几天前,吴女士出现流清鼻涕、晚上睡觉咳嗽等症状。她觉得只是小毛病打算到药店买点止咳药来吃,一位朋友听说后热情地送给她两瓶秋梨膏,还说自己前段时间咳嗽就是喝秋梨膏治好的。于是吴女士按照朋友的指导喝起了秋梨膏,没想到喝了3天反而咳得更厉害,连呼吸都不顺畅了。她不敢再耽误,赶紧到武汉市东湖医院就诊,经检查确诊为支气管炎。原来,吴女士的咳嗽是风寒引起,服用秋梨膏并不适合还耽误了治疗,使病情加重,引发支气管炎。医生辨证后给予疏风散寒,宣肺止咳汤剂口服一周后,吴女士的咳嗽慢慢缓解。
陈红介绍,秋梨膏一直被当作秋季特有的药膳,一些商家特制的秋梨膏添加了具有清肺止咳疗效的川贝、枇杷等,使其具有更好的止咳化痰疗效。事实上,秋梨膏并不适合所有的咳嗽患者,需要辨证服用。
陈红解释,秋季燥邪当令,中医讲“燥邪伤肺”,燥邪从口鼻侵于肺,最易耗伤肺阴。秋梨膏所含成分多为润燥护阴之品,比如秋梨、麦冬、川贝等,因此对于阴虚肺热之燥咳特别有效,简单来说就是觉得干,比如有口干、咽干、口渴这些表现时最适合用。如果是风寒咳、痰饮咳、肝火咳等,喝秋梨膏不仅效果不佳,有时还会雪上加霜。因此,当我们出现喉咙红肿痛、口干舌燥、干咳无痰等燥咳症状时,可适当饮用秋梨膏;但若出现痰白质稀的风寒咳嗽时,一定不要乱用。
陈红建议,肺燥津伤者,症状为干咳、痰少或黏、口干、咽干、鼻干,或有声音嘶哑、午后潮热等阴伤的表现,可以选择含有川贝母(粉)、罗汉果、制枇杷叶、生地、沙参、麦冬、白茅根等润肺中药的秋梨膏;痰热蕴肺者,症状多表现为咳嗽、咳痰、痰多色黄、口干而黏、口渴等,则可以选择含有浙贝母、枇杷叶、陈皮、茯苓等清热化痰中药成分的秋梨膏。
陈红还提醒,中医认为秋梨膏性凉,故脾胃虚寒、手脚发凉、大便溏泻的人最好不吃,以免虚寒症状加重,更容易腹泻,即便是易上火、大便干、咳嗽的患者也要慎喝,应适可而止。还应注意一点,因秋梨膏含糖量较高,糖尿病人也不适宜食用。
上一篇 “上下一心 确保如期开学”